刺繡在國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。在外國人眼里,刺繡是中國文化藝術的代表之一。
刺繡,又稱絲繡,是中國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。是在綢緞、布帛和現代化纖織物等材料上,用絲、絨、棉等各種彩色線,憑借一根小細小鋼針的上下穿刺運動,構成各種優美圖象、花紋或文字的工藝。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 據《尚書》記載在四千年前的章服制度,就規定“衣畫而裳繡”;另在《詩經》中也有“素衣朱繡”的描繪。宋代時期崇尚刺繡服裝的風氣,已逐漸在民間廣泛流行,這也促使了中國絲繡工藝的發展。
1958年,在中國長沙楚墓中出土了龍鳳圖案的刺繡品,這是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刺繡品,是現在已經發現的中國早的刺繡實物之一。 到了漢代,刺繡品的應用更加廣泛,出土的實物也較多。
明代刺繡已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,先后產生號稱“四大名繡”的蘇繡、粵繡、湘繡、蜀繡。上海的露香園顧繡,就是當時出名的刺繡。顧氏家族世襲相傳,善于刺繡的聲譽名揚大江南北,并得到朝廷的賞識。到了清代顧繡不僅震海內,而且蜚聲海外,吸引了不少國外商人來上海,大量訂購顧派刺繡品,一時顧繡成為刺繡的通稱了。
中國古代的刺繡,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不走銷,價格平平。直至1993年起在香港、新加坡等地,才開始有人專門收集。據市場分析家推論,要使刺繡品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新寵兒,還需收藏家們10年時間的努力。近兩年國內的一些藝術品拍賣會上,刺繡拍品,價格競現高攀,非常吸引買家競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