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繡是一項手工極強的傳統藝術品,因此在目前的市場上,蘇繡沒有真偽之分,只有優劣之辨。一件好的蘇繡藝術品是工藝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,作品凝結的藝術效果也就成為鑒別蘇繡工藝品和藝術品的重要標準。一般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辨認:
蘇繡鑒別標準
一、繡品的整體處理。
包括整件作品的顏色是否失真、層次布局是否合理等。
二、做工的精細程度。
同樣品圖案的整體構思,但做工精細程度的高低決定作品的好壞,要粗細分明,并要將千萬個線頭、線結藏得無影無蹤。
做工精細首先就要從劈絲開始。劈絲是蘇繡技法之一,即將一根花線分為若干份,如1/2,1/4還有分為四十八分之一,甚至更細。(蘇繡中一根花線的1/2稱一絨,1/16稱一絲)。如蘇繡金魚尾,用線要細,排針要虛,才能表現輕薄、透明感。繡魚身線條就要略粗,排針密,才能表現渾厚感。再比如繡貓,根據對象毛絲變化規律掌握絲理,繡出來的貓毛茸茸地逼真生動。
三、就是線條拉的長短。
就如房子、船的線條,簡單的就可能是幾條直線并列排開,沒有明暗變化,立體感不強。立體感要強,表現在明暗的過渡要自然和諧,要有層次感。
四、排針要得當。
價值低劣的蘇繡一般是把品圖案打印上去,然后用幾根顏色相近的線搭配而成,較遠看給人幻覺是一件刺繡作品,仔細看就可看到其背后圖案,(由于是機器打印,所以時間長了墨汁存在褪色問題,作品不能保留長久)這種作品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假蘇繡。一件藝術價值較高的蘇繡藝術品,它雖然有底圖的存在,但無論你怎么仔細看都看不到其底圖,即底圖已經被絲線所覆蓋;(好的一般都是手工制圖。機器制圖和手工制圖的制作過程不一樣,效果也有差別。機器制圖是先電腦噴畫后再綁在架上固定,在固定過程中由于絲綢具有的柔韌性圖案容易變形,而手工制圖則不同,它是先固定在框架上再繪制,不會出現變形的現象)。藝術價值高的蘇繡藝術品,要求作者不但要有刺繡技能,還要求其要有很高的美術功底,其作品是沒有底圖,只有一個圖案的輪廓,其余的要由作者自行發揮。所以,
刺繡作品也并不單純只是臨摹仿造,它凝聚了繡工的創造精神。
頂級的平繡作品同頂級的亂針繡作品相比,平繡難度更高,更具有欣賞價值。
蘇繡挑選技巧
挑選蘇繡時主要的是看蘇繡表面的光潔度,如果繡的比較稀的話,光潔度就不夠,好的繡品針線繡的很密,使圖案有立體感,光潔度高。同時從蘇繡花線的粗細也可以辨別出優劣,蘇繡中一根花線的1/2粗稱一絨,1/12粗稱一絲。劈絲即將一根花線分為若干份。蘇繡會根據不同的布質、色彩及題材,靈活綜合運針,而且花線劈絲粗細合度,從而充分表現物體形象的質感。如繡金魚魚尾,用線要細,排針要虛,才能表現輕薄、透明感。再比如繡貓,根據對象毛絲變化規律掌握絲理,繡出來的貓毛茸茸地形萬言書逼真生動,而繡的粗糙的貓毛就會象鋼針一樣扎著。
蘇繡的座架一般為中國古典式紅木雕花,因此看架子也是分別蘇繡好壞的一種辦法。質次的蘇繡架子的材料一般都用白木,時間一長就容易龜裂。白木的手感很粗糙,而紅木的手感細膩。
蘇繡正品與次品的對比
正品蘇繡采用真絲,分絲細,繡品細膩逼真;繡花針腳短,顏色過度比較自然,層次鮮明,立體感強;繡花針法運用豐富,繡品生動且富有靈氣。
次品蘇繡采用普通真絲,分絲比較粗,繡品粗糙;繡花針腳長,顏色過度比較生硬,沒有立體感;繡花針法一般比較單一,繡品呆板,沒有美感。